牧浩洋只在德黑兰呆了一天,只参加了一次会议,即东方同盟集团军事首脑第一次全体会议,而他也只阐明了一个观点:不要质疑中国的战争策略,同盟集团只有团结在中国周围才能取得胜利。

随后,牧浩洋就急匆匆的飞回了北京,让周渝生大将去替他参加接下来的会议。

要知道,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已经迫在眉睫了,而这是牧浩洋亲自策划、组织的战略进攻行动,他可不想在战役发起的时候,呆在鸟不拉屎的德黑兰,而不是在战争部里遥控指挥。[]

周渝生到了德黑兰,立即向那些盟军元帅提出:递交一份详细的兵力表,中国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盟军参战。

十一月三日,盟军首脑表决,一致通过了成立“盟军司令部”的决议。

当天,盟军司令部就在德黑兰宣告成立。

问题是,当时没有任命盟军司令,只是由周渝生暂时代任这个关键职务。按理说,这个位置属于牧浩洋。可是随后牧浩洋拒绝了出任盟军总司令的任命书,而是建议黄瀚林另外安排合适人选。

牧浩洋这么做也可以理解,作为战争部长,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协调与指挥盟军。

问题是,除了牧浩洋,还有谁有资格出任盟军司令?

从威望上讲,能够顶替牧浩洋的,也就只有戚凯威了,而且那些盟军元帅恐怕也只会听从戚凯威的调度与指挥。

可惜的是,戚凯威也不大热心,觉得这是个清水衙门。

结果就是,继续由周渝生暂代盟军司令一职。直到二零五四年底,在黄瀚林把戚凯威晋升为陆军元帅之后,才让戚凯威去了德黑兰,正式出任盟军司令一职,并且由他一直担任到战争结束。

不管怎么说,盟军司令部总算是成立了,而且也开始调度盟军的作战部队。

必须承认,在这个位置上,周渝生的表现非常不错。在他暂代司令的一年多里,盟军由默默无闻逐步发展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作战力量,而且周渝生也尽职尽责,力所能及的为盟军争取利益。比如,从二零五四年七月开始,中国开始为盟军主要部队提供地面战平台,让盟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只是,这样一来,周渝生就没无法辅佐牧浩洋了。

事实上,这让牧浩洋非常不满,因为他拒绝出任盟军司令,就是希望黄瀚林把戚凯威派过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前面都已提到。

周渝生得留在德黑兰,牧浩洋也就只有老老实实的呆在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燃烧的海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