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笑向洪芫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赞同周孙两家的婚事。173

常言道水满则溢,月盈则缺。孙家当年是帝师之家,因着祖父的赫赫声名,在翰林中清贵至极。后来遭了继宗的诬陷,满门被抄,流放千里。

如今好容易仰仗天恩,回到京城。却也是元气大伤。这个时候的孙家,正该全心全意的向天子效忠,以复孙家当年的荣耀。至于小儿女们的婚事,则不必求全太过,顺其自然就很好。很不必向当年孙文还在时的孙家,非清贵大儒人家,或德才兼备之寒门子弟不嫁。

换句话说,当年孙家给嫡长女孙茹挑的那一门亲事,从名声品行上而言,不也是仕宦诗书大家?谁又曾想到两家那样亲厚,一朝落难时,仍有人狠心一刀两断,落井下石?最终落得个咎由自取的下场,反倒诬陷是茹姐儿命硬克夫?

可见这人要执意行无耻之事,外头的名声品行,内里的饱读诗书都是不中用的。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莫过于是。

如今周太后有心替蕙姐儿说亲。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那周家虽非诗书大礼之家,好歹也是圣上的亲母族,圣上再是腻烦周家门楣不高拉后腿,在两家尚且无利益瓜葛的时候,也不会忘了周太后的慈母情怀。

而孙太后因着周太后的关系,这些年也算是看着周筼长大的,那周筼虽然不爱读书,但性子赤忱,为人孝顺,就算是生性贪玩,倒也比他的父母兄弟更明白些。别的尚且不说,单只看周筼长到今年十七岁上,竟然连个房里人都没有,平素骑马练枪,除了实在拗不过一些亲朋好友的邀请,也向少留恋于青楼楚馆。虽说是秉性单纯还没开窍罢,在孙太后眼中,倒比那些个道貌岸然一朝得势便忘了自己几斤几两的人有规矩。

经历了孙茹与礼部侍郎之子的那一段悲剧,孙太后再不想乱点鸳鸯。

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与其将蕙姐儿嫁给一个不知其真实品性,且冲着孙家名声才欲求娶的书香仕宦,孙太后宁愿将两家做成一家。如此一来,周太后因着娘家的关系也势必要对洪芫更加另眼相看。那洪芫的长子只要有了这两位太后的母家做靠山,承启帝又是那样一副心性脾气……

来日就算看中了别的妃嫔,也无法动摇大皇子的地位。

在孙太后看来,此门婚事乃是一举数得,只不晓得孙蕙的父母如何举措。她虽是好心好意,却也不想难为大哥大嫂。只在孙镜与徐氏进宫请安时随口笑提了一句“周太后问及蕙姐儿的婚事,我想着此乃父母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外戚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八爷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爷党并收藏外戚攻略最新章节第61章 无责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