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研究易学的学者众多,著作也颇多。可以说,明代易学是对宋代理学易的继承和发展。下面我们将明代易学分为三个时期简要地进行论述。

明初,有影响的是胡广等人的《周易大全》,其说颇为严谨完备。

1、胡广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明大臣,书法家。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状元。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官至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进文渊阁大学士。曾奉命参修《五经四书大全》。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便是明永乐所修《五经四书大全》中的第一种,由胡广、杨荣、金幼孜主编,参与修撰者还有叶时中等三十九人。其书大旨,宗主程颐、朱熹之学,兼取诸家《易》解而融贯为说。

朱彝尊《经义考》云:“胡广等惟就董楷《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周易会通》、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书杂为抄录,而隐去姓名,于诸书外未寓目者至多。”

《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今勘验旧文,一一符合。彝尊所论,未可谓之苛求。然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朱子,其说颇严谨;董真卿则以程、朱为主而博采诸家以翼之,其说颇为赅备。取材于四家之书,而刊除重复,勒为一编,虽不免守匮抱残,要其宗旨则尚可谓不失其正。且二百余年以此取士,一代之令甲在焉。录存其书,见有明儒者之经学,其初之不敢放轶者由于此,其后之不免固陋者亦由于此。”

郑晓《今言》曰:“洪武开科,《五经》皆主古《注疏》及宋儒。《赐》,程、朱;《书》,蔡;《诗》,朱;《春秋左》、《公羊》、《谷梁》,程、胡、张;《礼记》,陈。后乃尽弃《注疏》,不知始于何时。或曰始于颁《五经大全》时,以为诸家说优者采人故耳。然古《注疏》终不可废也。”

2、蔡清

明中期,有影响的是著名理学家蔡清。

蔡清,字介夫,别号虚斋,明人。31岁中进士,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

蔡清花一生心血,力学六经、诸子及史集等书,对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著作,研读尤精。

蔡清在泉州开元寺结社研究《易》学,李廷机、张岳、林希元、陈琛等都是其中的成员。该社有二十八人,号称“清源治《易》二十八宿”。他们论著达90多部,所以当时人称“今天下言《易》都皆推;成、宏间,士大夫谈理学,唯清尤为精诣。”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带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学世界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书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凡并收藏带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学世界 最新章节第五节 杂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