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军的武装(上)

谈仁皓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海军制订一份战时造舰计划,按照他的战术思想确定哪些战舰应该优先建造,哪些战舰应该延迟建造进度,乃至完全放弃,还需要发展哪些新的战舰。另外,战舰上各种武器的性能要求,所需要达到的作战目的等等。这是一个庞大而且系统的工程,不过,谈仁皓立即就知道,这是聂人凤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校长给他的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谈仁皓首先熟悉了海军相关方面的体制。帝国海军在战前的造舰体制是比较复杂的。首先由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提出性能要求,然后再由海军后勤司令部向各大船厂发出设计招标,最后从各大船厂所提交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最有可能性,而且性能最好,价格最合适的一种,随后确定具体的建造方案,向船厂下达采购订单。任何一种新战舰从设计到最后服役,恐怕都要经历五年以上的时间吧。

战时的采购体制就完全不一样了,其中好多个审查环节都被取消。直接由海军司令部提出新战舰的性能要求,然后集中各大船舶设计院,船厂的工程师,拿出一个最佳的组合方案来,随后只进行一次可行性评估,在确定这样的战舰在性能上完全满足要求之后,就直接将建造任务分配给各个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而在这个时候,决定战舰的是性能,而不再是成本了。当然,也不再是由竞标获胜的船厂独家建造,而是由所有有能力建造的船厂一起建造,以提高造舰的速度。而按照这个办法,一种新的战舰从设计开始,就只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就能够进入海军服役了。

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两套战舰建造体制的差别。和平时期,帝国海军不可能大量建造战舰,特别是战列舰,航母这些大型战舰,一般一级就造几艘而已,对速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当然,经济性比战舰性能显得更重要一些。不过,在战争时期,建造的速度,战舰的性能排在了最前面,而且所有新战舰在确定性能满足需要之后,都将大批量建造。比如,在一战期间,帝国海军的巡洋舰,驱逐舰都是一次性订购数十艘,而主力舰这些也是一次性下达十多艘的建造订单。

接下来,谈仁皓花了两天的时间来熟悉海军之前的造舰计划。而当他翻越那些造舰计划的档案时,心里也很是不平静。

在姜邦国担任海军司令之前,萨季亭已经为海军拟定了一系列的造舰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艘“长江”级航母了。

这是在总结了“皇帝”级航母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之后,按照海军新的航空战术要求设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最新章节第二十四节 硝烟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