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平看着这第三处盐畦,若有所思,白絮沉淀如此之快,硝板又加厚,恐怕不只是自然沉定,应该伴随着白絮与池底硝板的化学反应。

接着崔钧指着第四个盐畦道:“最后将阴水引入第四畦,水深一尺,只需风吹日晒,五六日便可结出盐花,此为‘落盐’,水干则盐出,再无苦味。”

姬平在最后这个盐畦里捻出几颗粗大的盐粒,放在嘴里尝了尝,果然,这盐粒虽然还是有点微苦,但口感却比捞采出的盐要强出百倍。

他不由赞叹这里的百姓和盐工的智慧,虽然他们不明白盐池之水析出杂质的化学原理,但他们却能在劳动中总结,利用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巧妙的将其中的芒硝、白絮等物质分离出来,着实难得。

崔钧叹道:“不过此法所产之盐虽好,却需要历经寒暑一载,储存卤水有限,用时颇长,不足以供应四方,故而还有大量的盐,是直接引水入池晒制而来的苦盐。”

姬平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很好,但要借助四季温差,耗时长确实是个问题,对于这个缺点他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他前世的专业又不是化学,对制盐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也不懂。

他放眼四望,看着一片片分布凌乱、大小不一的盐畦,不由笑了笑。

虽然无法改进制盐流程,但如果将这些散乱的盐畦整合起来,连成一片,合理划分布局,同时再往远处拓宽。只要能在冬季前扩大第一盐畦的卤水储存量,再统一工序,实行流水作业,那样每年的盐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正思索着,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歌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姬平看向一旁的老盐工,笑道:“没不想这盐工之中,居然还有人能唱出上古虞舜所做之歌,真是文化之乡哪。”

老盐工呵呵笑道:“将军有所不知。此地盐工,都能唱‘南风歌’,南风起,盐始生,南风实乃天赐之宝哪。”

姬平失笑道:“长者何出此言?南风虽好。莫非这东风、西风便不济事麽?”

在他看来,只要是风力,就能加快蒸发,应该不分东南西北风吧。

没想到那老盐工却点头道:“正是如此,南风最佳,东风尚好,若是在晒盐时,遇到东北风或西南风。卤水就会‘粥发’,像米糊一样,所生之盐比捞采上来的苦盐更要苦涩难吃。因而在我等盐工眼中,这南风实乃苍天所赐,不可不敬之。”

听到老盐工这么一说,一旁的卢植、崔钧和袁基都是啧啧称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末苍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历史军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历史军事并收藏汉末苍天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