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冯承乾的坚持下,中国当局决定从一九四五年底开始,在日本实施分阶段重建工作。{173}

这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因为反对势力依然非常强大,所以冯承乾不得不退而求其此,即把日本的重建工作分成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重点加强九州岛地区的重建工作,并且在全日本范围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当然,重点是后者。

在此之前,九州岛的重建工作就已开始,只是进度不是很快,而且主要集中在长崎、鹿儿岛、宫崎、大分与福冈等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偏远城乡的重建工作进行得很缓慢,甚至根本没有相关安排。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战争期间,日本受损最为严重的就是大城市,即中国空军的对日战略轰炸打击的就是工业集中的大城市。直到日本投降前半年,在日本的众多企业把工厂转移到中小城市与乡镇之后,轰炸范围才随之扩大。只是到这个时候,中**队已经攻占了九州岛,因此九州岛中小城市与乡镇受到的损坏并不严重。

更重要的是,九州岛在日本列岛中的地位位置最为靠南。

也就是说,九州岛的自然环境最好。

到一九四五年的时候,九州岛已经是日本最主要的产量区了,其生产的粮食占到日本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这些粮食,不但供应给了九州岛的居民,还输往本州岛,养活了本州岛的数百万日本人。

也就是说,九州岛的中小城市与乡镇基本上不需要进行战后重建。

显然,在九州岛的重建工作中,中国的投入不会太大,负担也不是很重。[173]

相对而言。在全日本实施基本生活保障,才是真正的负担。

在一九四五年的最后两个月里,中**方进行了日本战败之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并且按照户籍确定了居民的基本分布情况。

有趣的是,这份普查结果一直没有公布于众。

完成普查之后,中**方才有基础在日本实施战时配给制,即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数量来确定配给额。

显然。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即便按照日本在战后做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即全日本的人口总量为四千万。也意味着每年需要为日本提供上千万吨粮食。要知道,日本在一九四五年的粮食产量不到两千万吨,按照最低配给标准,也仅够养活二千五百万人,存在大约一千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帝国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73小说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帝国风云最新章节终章